阅读历史 |

第六百二十六章.南北明(1 / 1)

加入书签

“还有这等好事儿?”

然而看着自己的同僚还有群臣庆幸的模样,史可法的语气又是变得急促了起来,跪在上,他是重重的抱着拳头:“陛下,诸位!毛逆的求和也不是没有条件的!”

“摄政王有何要求,史先生速速道来!”

“双方划江而治,湖广四川归我南朝,长江以北归他北朝!”

“可以!”

“割上海县,杭州,宁波县,泉州,福州,厦门岛,新南县!割让琼州,琉球,北朝在此地驻军,南朝不得干涉!”

“这......”

忽然间,王洽是暴怒的猛地跳出来,指着史可法的鼻子破口大骂道:“好一个史阁部,还说你没有背节投敌!在这朝堂上你是分明在为毛逆张目!”

“明为求和!你这是为了麻痹我朝,割了上海杭州,趁我朝麻痹大意之际,从后方迂回包抄,妄图一具平灭了我大明!好个狼子野心!”

“臣请斩此奸贼!”

“诸位,两国交战不斩来使!万一伤了史先生,摄政王一怒之下大军渡江,朕可怎么办啊?”

“陛下所言极是!诸位,你们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?摄政王不欲议和,直接大军打过来,凭什么抵抗,凭你王洽?还是凭你弃官而逃的高弘图?凭你钱谦益?老朽可是听说,没舍得送柳大家,您老风流教主把眉楼的顾大家梳拢出来,送了江北!还迂回,摄政王有这个迂回的必要吗?”

朝堂稍微安静,史可法也是终于重重的清了清嗓子:“诸位,毛逆求和虽然突然,但也不是无迹可寻!依本官估计,毛逆这是已经按捺不住权利欲望,他要回京师称帝了!毛逆虽然势不可挡,可毕竟仅仅是个军头出身,目光短浅,小富则安,预计北方已经足够满足他胃口了!”

“另一方面,江南士林文风清朗,气节极正,他也怕一但拿下江南,士林入朝,为他这篡位造成障碍!”

“至于割这些地,本官看他未必有什么不良居心,全然贪婪作祟!毛逆重商,海船直通南洋万国,这些地虽然零散,可不管贫富,具是良港!可供他停泊,并且毛珏接下来的要求也是极其证实了这点,他要求他名下的商队入江南行商,朝廷不得征收一文税收,朝廷商人入北地行商,需要缴纳三成的商税,并且他还要求朝廷赔银一千万两,年北贡白银四百万两,娟布一百万匹,米粮四百万石,除了要钱,他连让陛下逊位监国什么的都没提,本官认为,这毛逆是完全掉进钱眼儿里了!”

“诸位,毛逆此举是难得给了我大明一个喘息的机会,如今虽辱!可却保存了我大明的宗室火种,让我们可以卧薪尝胆!等待毛逆倒行逆施,江北民怨四起之时,反戈一击,行太祖大业,大军北进,光复河山也不是不可能的!诸位,我史可法求你们三思,勿要走了当年南宋杀蒙使,最终惨遭灭国的老路啊!”

“史大人的说法,马某赞同!”

“只要保存下我大明!就有机会,就算如王洽大人所言,摄政王行的暗度陈仓之计,这段时间,吾等亦是可以调集兵力,防守杭州左近,再坏,局势也坏不到那儿去吧?”

“今日之议,老夫反对,这毛逆分明就是暗度陈仓之计,他日割地曲款,尚不保我大明江山,非我等文臣不争!盖辅臣毫无战意!”

言下之意,割地行,可老朽就是名义上反对,将来青史留污,和老朽可没关系!

“臣反对!”

“是非功过,马某一人担了!”

说完,他是对弘光皇帝跪了下来,磕头请道:“陛下,臣等欲接受摄政王之和议,臣恳请陛下恩准!”

“准!准!”

“不会反悔了吧?”

“本官乃是开明帝麾下礼部尚书宋献策是也!携摄政王恩旨而来,汝等伪帝何在?为何不来迎接?”

听着他这扎呼声,一群南明官员这才醒过神来,史可法是连忙重重的抱拳鞠躬道:“我家陛下已经在宫中备下酒宴,还请贵使移步宫中!”

“用不着!我北方士林可不像你们南方腐儒这般贪欲享乐,人浮于事!况且摄政王就在舰队等候,本官耽搁不起时间!摄政王托史大人带回来的条件诸位也看到了,行与不行,是战是和,就在这江岸之地定下来个所以然来!”

只不过看到那国书,史可法的老脸是再一次变得苦了下来,对着宋献策,他是重重一抱拳:“贵大人,对于摄政王的和意,我君臣上下是万分欢喜,毕竟两国交兵,百姓流离失所,贵国战士也折损甚大,陛下于心不忍,可这贵国要求的银两实在太过巨大,我朝根本筹措不出,还请贵使禀告摄政王,宽限一二!”

“不必禀告摄政王,本官来时候,摄政王就已经授予本官全权!史大人说拿不出这一千万两,那能拿出多少?”

“一百万两!”

这数听得宋献策身后扈从的武官孔有德差不点没喷出来:“一百万两,打发要饭的呢?”

“一百万两也可!”

“此话当真?”

可还没等史可法欣喜完,宋献策接下来的话却又是犹如一块大石头那样砸的他两眼冒金星:“不过来时候摄政王还交代了,太子登基才是正统,天无二日,国无二君!福王不和法统,应当立即逊位!昭告天下!”

“万万不行!”

“我家陛下乃万历皇帝之后,血统正纯,由南京六部拥戴,合乎天理,岂能向京师那个不知道哪儿来的野小子低头!”

“高大人!慎言!慎言啊!”

“贵使,我家陛下毕竟已经登基,这逊位,实在有些强人所难!”

宋献策却也不生气,不分辨,慢悠悠的问道:“诸位,这赔款一千万两银子?”

“一千万两银子,月末送至江北!”

“好!”

“这每年四百万两岁币,一百万绢,粮二百万,诸公以为如何?”

“我朝应允!”

咔嚓,又是两个大印盖了上去!

“这割上海县,杭州城等地?”

“我朝应允!”

咔嚓~

“我朝通商免税,贵朝税收三成?”

“我朝应允!”

咔嚓~

“白痴们,过几年见了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