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五百二十二章.皇帝的妥协(1 / 1)

加入书签

“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众臣平身!有事早奏无事退朝!”

“臣有事要奏!”

“启禀陛下,山海关急报,掳黄太极言而无信,悍然撕破和约,兵马直趋我宁远!边关烽火!”

“肃静!”

“东掳来犯,兵部可有何对策?”

“前些日子,辽东毛逆不是遣使求告辽王之位吗?臣以为,此时可使驱狼吞虎之计,答应毛逆仿当年顺义王例,封他为辽王,不过这封王地点必须在盛京!为了这王位,毛逆必然不惜一切代价南下攻打东掳,后背受敌,东掳八旗也定然仓皇北顾,可保我边疆无恙已!”

“张兵部,贼也!”

“你身为兵部尚书,陛下以国事托付,大敌当前,你不思退敌之策,反倒要要陛下向一粗鄙武夫逆贼低头之辱,授予王位于一无寸功之叛逆,如此丧权辱国之行,你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?”

“就因为本官是陛下的兵部尚书,才要为陛下谋划!如今天下主力尽汇于川陕,湖广!千里之遥,中隔闯贼百万,京营不堪一战,辽师,败军也!蓟镇,新募之兵,如何御敌?一但妄动,再败于山海,京师危矣,社稷危矣!”

“臣只有此一策!若有忠臣良将,愿督师以御掳者,请陛下斩臣之首级,为三军壮行!”

“你们谁愿意领军,你?你?你吗?来啊!砍了某的脑袋,你为陛下御敌!”

“陈先生以为如何?”

“臣认为,王兵部之策,乃老成持国之言!”

“魏先生呢?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陛下!此驱狼吞虎,既节省了粮饷开支,又趁机消耗了毛逆与东掳实力,一举两得!朝廷付出的不过是个虚名而已,况且这仅仅是权宜之计,等待袁督师与左平贼大军东进北上,合围闯贼之后,陛下大可调兵辽东,再把祖宗江山收归大明!”

没等崇祯开口,已经打定主意向毛珏示好的李健泰是更加积极的支持起来,急促说的犹如连珠炮那样,出头都被王国维抢了,他要是再没点表现,又拿什么让毛珏承情?

“臣附议啊皇上!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陛下,请封毛督师为辽王,以解辽东之围!”

“陛下,唐太宗尚且受过渭水之耻,大丈夫能屈能伸啊!”

“此事容后再议!今日朕乏了,退朝!”

“退朝!!!”

…………

不过今个,他这待遇是一朝被搬回来了,咯吱一声,平台暖阁的大门由皇帝身边的红人,大太监王承恩亲自打开,满是笑容的在前面恭请道:“哎呦呦,毛侯爷,皇上已经在里头等候多时了!请跟咱家来!”

“多谢公公!”

“臣毛文龙,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免礼平身!”

“来人,为毛侯爷赐座!”

“来人,传朕圣旨,赐毛将军蟒袍两件,玉带五条,金花银一千块,御马五匹!”

“陛下,无功不受禄,使不得啊!”

“将军镇守东江多年,劳苦功高,这些本来就应该赐予,然而朝廷前一阵子财政困难,这才拖到了如今,你收下就是了!”

“谢陛下隆恩!”

“国事多艰,辽蛮猖狂,如今又是呼啸叩关,朕想拜毛将军为蓟国公,蓟辽督师,赐尚方宝重新出山,为朕统领一方,将军可愿意?”

甚至连这个公爵地位崇祯也不想给毛珏,而是扣在了已经赋闲的毛文龙头上,说是蓟辽督师,估计就算毛文龙答应,他也出不了京师,不过毛文龙既然领爵,古人对孝道可是看的很重,站在道德制高点上,你毛珏自然不好再咄咄相逼了吧?

“谢陛下隆恩,不过老朽老矣,已经告老还乡像是在是不能再上得马,提得刀,况且当年老臣之旧部如副将沈世魁,指挥同知陈继盛不是战死就是调离东江,如今东江诸将多是我那不孝子铁山部下,老臣也无领军之便利,实在是不敢误国误君,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!”

就算杀了他毛文龙,东江依旧不会受他崇祯摆布分毫!

高手过招只在片刻,已经知道毛文龙这头也是无计可施了,崇祯是一句话都懒得再说,直接让他出了去,坐在窗户前,堂堂皇帝又是再一次脸色阴沉犹如疾风骤雨,那杀人般的压抑让他身边几十米范围内无一个活物,谁都知道皇帝现在是要找人撒气的时候,谁也不想来个被杖毙!

“陛下!”

“一群乱臣贼子!人人该杀!”

这一下子,也终于让皇帝的怒气消散了不少,他是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:“传旨,让马绍喻入宫觐见!”

可仅仅一瞬间,崇祯又是咬牙切齿的咆哮道:“再传诸位阁老,兵部尚书王国维一并进宫见朕,朕要马上发动诸军,剿灭闯贼!!!”

这个消息就像是闪电在耳畔炸响那样,王承恩如遭雷击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